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中心 赛事中心

贵州茅台股吧_贵州茅台股吧历史交易数据

tamoadmin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1.马云如何了2.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各有哪几种形式? 最少需要多少资金?3.怎么看待炒股的女人?4.2023年沪深300公司名单(一览)5.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选华夏回报吧,基金经理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只基金的申购费比一般的基金高,又因为它是偏保守型的基金,收益率相对比较低点,当然,风险也比较小,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话,不如选华夏红利或华夏成长(这个是混合型基金,)或华夏优势增长(

1.马云如何了

2.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各有哪几种形式? 最少需要多少资金?

3.怎么看待炒股的女人?

4.2023年沪深300公司名单(一览)

5.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

贵州茅台股吧_贵州茅台股吧历史交易数据

选华夏回报吧,基金经理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只基金的申购费比一般的基金高,又因为它是偏保守型的基金,收益率相对比较低点,当然,风险也比较小,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话,不如选华夏红利或华夏成长(这个是混合型基金,)或华夏优势增长(这个是股票型基金,风险相对高些,当然,股市偏好的话,收益也会较高)。要两个的话,再选中银,富国就算了,这个基金公司整体的运作能力不算太好,选股和择时能力不如前两家。

马云如何了

编辑 | 孙明

招商银行火了!

走过魔幻的2020,进入更加不确定的2021,招商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却突然“”,股价短短一个月涨幅超去年全年,而如果从去年最低点算起,股价已经接近翻倍。

需要指出的是,招商银行并不是小盘股,其目前市值已经高达1.38万亿元,属于典型的大象起舞。

1.38万亿是什么概念?这样的市值在银行股中仅次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如果按证监会的市值算法,招商银行甚至已经超越建设银行,与工行也仅差4个涨停。

但高市值之外还有另一面,招商银行的利润仅是工商银行的三分之一。而如果以2019年资产规模排名,招行总资产为7.4万亿元,而“宇宙行”则已经突破30万亿元,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但正是这样一个标的,却正在迎来机构及普通投资者的青睐。最新的机构投资数据显示,持仓招商银行(流通股)的机构高达914家,其中仅基金就有869家,是A股第六大、银行第一大机构重仓股。而最近更是有重量级投资机构频频调研银行。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谁在爆炒招商银行?为什么会爆炒招商银行?机构选股的思路和逻辑到底在经历怎样的转变?招商银行的泡沫和成色到底几何?银行股的狂欢节已经来临了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时间,但不管怎样,招商银行都是一个值得“解剖”的对象。

进入2021年,招商银行大幅逆袭,一个多月就涨超25%,而去年一年也不过涨了20.58%。这一表现就算是在几大万亿国有行面前也是风光无两——一只万亿“大盘子”股份行活跃性竟然和几个暴涨的城商行不相上下。

也是从去年开始,A股流行各路“茅台”股价比高,眼看唱多银行的声音越来越多,这次没“上车”“银茅”的股民再次陷入了踏空的困扰。

图/视觉中国

但银行股出现“”,等待券商股拉动牛市的投资者有些失望了。股吧一位拥有多年A股投资经验的散户投资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以前大家都标榜券商是牛市旗手,去年的抱团行情市场这么活跃,券商业务也都体现在财报上了,没想到银行股先起来了。”

宏观经济带来的基本面支撑,资金收紧对信贷利率的推升,二级市场风险偏好的降温,互联网金融“抢单”威胁的骤减,疫情冲击与资本让利后财报超预期……市场上对银行股看好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抱团资金担忧市场资金面收紧,或将寻找更稳健的投资标的,身处破净大潮的银行股在不少投资者看来是最佳选择。

从银行的走势来看,去年7月和11月各有一次冲高行情,但很快就大幅回调。招行虽然也是机构抱团的对象,但表现却不佳。在机构持仓的最顶端,都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中国中免、立讯精密、恒瑞医药这些行业龙头,但招商银行去年只涨了不足21%,是机构持仓TOP10里除中国平安之外表现最差的抱团股。

这次招商银行为什么能成为另一个“天选之子”?有人认为是行情分化,有人认为是高成长的零售赛道优势,也有人认为是财报助推。

不管怎么说,从去年3月19日创下新低到今天,招商银行股价上涨逾80%,同期银行指数涨了不到17%。这一表现相比厦门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必然算不上最疯狂,但作为一只“大盘子(市值)”银行股,翻倍行情并不多见。

招商银行股价飙升的结果,反过来助推其总市值在A股市场不断超越。2021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招商银行早盘一度涨超2%,股价触及56.40元/股新高,收盘回落至54.55元/股,目前总市值1.38万亿在整个A股排到第3位,前面的建行和工行已经领先不到5000亿了。招行赚钱能力虽还远不及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但超越了除此之外所有的国内上市银行,2020年预计盈利超过973亿元。

去年一年,随着公募基金新增规模突破3万亿新高,普通投资者对基金持仓和调仓动作更加关心了。在最新一季报告中,除了招商银行,基金持仓靠前的银行股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持仓基金也分别有585家、414家、329家。有机构投资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机构选择标的不只是看现在赚钱多少,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力和护城河。

机构抱团行情中,投资者喜欢把每个行业的抱团龙头称为“XX茅台”,以体现和“股王”贵州茅台一样的不可替代性:高壁垒、高盈利、高成长。在银行圈,招商银行就是那个“银茅”。

因为零售业务转型成功,招商银行被标榜为“零售之王”。最近几年,无论业绩还是股价,招商银行都实现了弯道超车,尤其在二级市场,几家万亿规模的国有大行,要么流通比例很小,比如建设银行,1.73万亿总市值只有不到700亿在流通;要么大部分流通股掌握在国资手中,比如工商银行。而招商银行1.38万亿总市值中,有1.13万亿在外流通,A股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招商局持股13.04%之外,其余都在10%甚至5%以下。

这也意味着,除了机构不断加仓,普通投资者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越来越多的散户也耐不住性子加入进来。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招商银行股东户数已经达到41.78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万多。

“银行股的低估值是A股出了名的,但没想到逆袭发生在疫情之后,”一位股民在投资交流群中向群友质疑,“疫情的影响这么快就过去了?”但也有投资者在群里表示已经毫不犹豫卖掉白酒买了银行。

市场对银行的“好感”可能源于疫情冲击后期与初期的鲜明对比。在疫情冲击经济、金融让利实体、地产调控这些压力之下,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在去年降到了 历史 低点。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转好的迹象。到了12月,一位叫李录的投资人彻底引爆了二级市场。

图/视觉中国

李录被称为最接近巴菲特的华人,管理着巴菲特好友查理·芒格的家族资产,因为向巴菲特引荐比亚迪股票“一战成名”。就在去年12月,李录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突然对邮储银行的港股股票动手,而且一出手就是43亿港元,之后继续加仓买到“举牌”(目前持股5.49%)。随后港股、A股银行板块异动不断。

早在11月,李录还调研了平安银行。巧合的是,最近无锡银行公布的机构调研接待记录里也出现了李录,同时参与调研的还有中信建投、国盛金融、汇添富基金、华泰保兴基金、长江养老,这些都是国内知名的买方和卖方机构,一举一动牵动着“韭菜”的心。

再拉长时间线,AI 财经 社发现,最近半年宁波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都有机构“拜访”,而且都是景林、高毅、睿远、摩根士丹利、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高瓴等大牌机构,其中宁波银行被多家机构反复调研。细数最近半年的股价表现,这几家银行都排在前列。

李录建仓邮储银行可能只是这次的一个导火索。虽然疫情肆虐,但去年大部分银行还是延续了之前近3年的不良率下行周期,资产质量比疫情之前还要好,这个问题让很多人搞不明白。但奈何眼前利好不断,不少散户投资者也跟着机构一起买买买。

从目前公布2020年年报和业绩预报的18家上市银行来看,在大规模核销不良贷款之后,行业普遍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盈利也大部分实现了正增长。想想上半年“资本让利实体1.5万亿”的要求,这些表现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

国内的宏观经济持续转好,对银行来说也是好事儿,这是银行基本面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虽然央行表态货币政策不会“转急弯”,但资金收紧的预期逐渐形成,很多人更加认定这是利空高位抱团股、利好低估值业绩稳定的银行股。不少炒股群里因此开始人心惶惶,眼看手里的白酒、新能源等抱团股逐渐分化、“溃散”,而已经涨到2500多块一股的真茅台又买不起,有人不想再错过“赚钱的机会”,短短一周就买了4只银行股。

“我买的偏金融的基金都不知不觉20个点了。”有人在群里晒出的8月买入的某银行ETF收益率已经达到18.34%,虽然还远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超过40%的增幅,但还是在2月加仓了这只基金。2月5日,连续多日大涨的银行板块再次“爆发”掀起涨停潮,无锡银行冲击涨停,有散户投资者在群里分析:“无锡那个是性质的,昨天追完就给套了,谁知道今天会涨停。”同一天,招商银行股价也创出新高,有自称炒股20多年的股民表示:“现在啥也不买,就买银行,去年买的招行已经赚一倍了。”

银行的狂欢节来了吗?

上一次银行股“”还是在蚂蚁集团IPO被喊停之后。蚂蚁最大的利润来源于支付宝这个月活超过7亿人的平台,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中市占率达到55%。另外,还有超过1.2万亿的余额宝,2.1 万亿(截至去年6月底)撮合贷款中有1.73 万亿是个人消费贷款(主要通过花呗、借呗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4217 亿元是小微贷款,前者在中国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中占到21.5%,流量的威力可想而知。

虽然蚂蚁不断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但左手紧握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公募、基金销售、私募、保理、小贷8类牌照,右手则是巨大流量,“交易生金融”的模式催生了风险,也动了别人的“奶酪”。蚂蚁事件之后,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监管新规,有网友评论:银行苦“蚂蚁”久矣。

图/视觉中国

但现在的银行真的像资本市场所反映的那样光鲜亮丽吗?

“胡扯!”对于资金收紧推高信贷利率,进而利好银行的说法,一位资深银行研究员不以为然,“银行目前的利好是已经发生的,就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宽松(滞后效应)。(反而)隐忧就是M1增速在放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他认为,当前银行类似于2018年底M1攀升、2019年春节后大涨的行情,如果接下来货币快速回落,银行股的上涨空间可能就会受限。

而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银行真的已经走出疫情阴霾了吗?

从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受疫情的影响从去年半年报开始明显体现出来,出现了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的情况。当时有消息称,部分银行收到了监管部门口头指导,要求适当调节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有分析称,这对不良低、拨备高的银行影响更小,调节空间更大,但反之可能波动明显。

2月2日,平安银行作为第一家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交出了一份表面亮眼的成绩单,高管在业绩会上高调宣布了空前规模的909.36亿不良资产核销,这一不良资产核销规模比2019年增加了425亿元。进一步剖析该不良资产核销情况发现,其中贷款只占了593.6亿元,其余300多亿都是投资资产。而在696.11亿元信用减值计提中,只有431.48亿元属于贷款减值损失计提,近265亿元是投资资产计提,同期拨备覆盖率环比降低了16.89%。这也意味着在减值准备消耗更多的情况下,释放拨备可能为平安提供了更大的利润调节空间。

“反正(疫情)对贷款业务影响很大,去年我们都在加班做车贷还款延期,”一位在山东省某地级县的银行员工直言贷款不好做,“我们主要做大车贷款,去年上半年车都没法跑(业务),没钱咋还款。”但这一影响,暂时还没体现出来。

不同性质的银行处境差异很大。“让利1.5万亿”的要求刚出来的时候,有传言称银行圈尤其几家国有银行要通过“降薪”来压低成本,最后被辟谣。王伟任职于农业发展银行一家地方支行,感受恰恰相反:“因为我们是政策性银行,主要还是完成政策性任务。待遇没有下降,完成任务反而还有好处。”疫情初期,王伟所在的银行响应政策扶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产业,其中为一家生产无纺布(口罩原材料)的纺织企业以年利率2%提供了1000万元贷款,成本比该行一般企业贷款低了约3.8个百分点。

“我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弥补冲击,但是没有降薪这回事,员工收入没有太大影响。”建设银行某地方支行副行长也对AI 财经 社表示,即使是让利他们也会选择优质客户,主要通过提供优惠利率来支持企业,这样银行反而能受益。中国农业银行某地方分行一位员工也表示:“去年贷款增长比较多。疫情一来很多人不敢投资,存款有剩余了,另一方面企业缺钱贷款需求也明显增加,银行会响应政策减费降本贷款给它们。”

银行主要有两种让利渠道,一是对净息差的挤压,二是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国泰君安银行团队测算,净息差每收窄5bp,相当于让利0.12万亿元;银行通过核销减记,核销前不良率每上升5bp,相当于让利0.06万亿元。

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的介绍,2020年银保监会通过督促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引导银行让利约4200亿元;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让利460亿元;债券利率下行向债券发行人让利1200亿元;两项直达工具让利3800亿元。这些数字加在一起与当初让利1.5万亿的计划基本吻合。

“国内发展基本稳定,大中企业还不错,小微企业一部分已洗牌,根据抵质押物比例、处置方式,每个银行的业务不太一样,具体风险也不一样,”关于企业经营不善等带来的潜在不良风险,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一位负责人对AI 财经 社表示,“风险一般会递延2-3年。”

如果滞后的风险可以在未来2-3年以后再考虑,眼下银行还面临两个难题:资管新规和地产新规。

今年是延期后资管新规整改到期的最后一年,尽管各大银行在加速推进理财子公司建设,增加净值型产品(相对理财产品)比例,但整改压力依然不小。截至去年年末,我国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5.86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约为17.40万亿元,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上升至67.29%,但达到这一比例银行已经花了3年时间。

前述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地产新规对贷款规模、营业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疫情要更直接。但也有分析表示,2021年大概率是“股市小年、楼市大年”,这对银行来说可能不是坏事。但近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楼市火爆的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对贷款市场再次形成压制。

估值争议

在招商银行股价迅速飙升的同时,市场对其估值也产生了争议。

“招行、宁波(银行)比较特殊。”上述资深银行研究员直言,这类银行并不一定严格遵循流动性规律。

如果从基本面分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属于业务资产质量率先改善、零售业务恢复比较快的零售型银行,兴业银行属于受益经济复苏后制造业的银行,二级市场上这几家银行股价表现的确明显好于大部分银行股。

从各行业的“茅台”可以看出,高毛利的重复消耗品更容易获得成长。招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银行,不少招行信用卡持有者对其并不陌生,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达到1.51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8.26万亿元,其中信用卡流通户数6526.73万户,对应9638.73万张行用卡,是国内最大的信用卡发放行。加上利润增速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机构选“茅台”的标准。

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7.79亿元,占比53.10%,这一比例已经连续出现下滑,零售业务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虽然包括宁波银行在内的城商行个人零售业务也发展较快,但在异地存款限制下威胁不大,最大的对手是平安银行。平安银行主打智能零售,截至去年年末信用卡流通卡量已经达到6425万张,零售客户数也达到1.07亿户,差距逐渐缩小。

在招商银行零售客户中,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以及私人银行即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属于高净值客户,市场争夺激烈,二者在去年上半年末分别有291.79万户和9.1万户,其中私行业务资产规模2.16万亿元。同期平安银行私行达标客户(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资产超过600万元)超过5万户,近2年年均增长1.37万户,私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增速比招行明显更快。

另一个压力来自监管。“不宜以消费金融扩大消费。”2月8日晚间,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到,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并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在黑猫投诉中可以看到,用户的投诉原因包括协商还款不受理、第三方暴力催收、骚扰家人、恶意降额等等。AI 财经 社通过财报数据梳理发现,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了34.98%、13.04%、1.14%,信用卡交易额分别为37938.36 亿元、43486.15亿元、20356.57亿元,增速27.74%、14.62%、-0.12%;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1%、1.35%、1.85%。去年上半年,招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30.53亿元,其中主要就来自信用卡不良。

从收入构成来看,招商银行有70%以上收入来自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贡献约2成,而在利息收入贡献中,招商银行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大幅高于中长期贷款平均收益率,其中信用卡透支和小微贷款是主要推手。去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公司贷款、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为4.14%、6.10%。虽然贷款规模仍有较大差距,但去年平安银行两项收益率分别为4.28%、7.23%,都高于招商银行。对比反应盈利能力的净息差,虽然在疫情影响下行业普遍出现下滑,招商银行去年上半年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42%、2.5%,不出意外四季度或还将小幅下滑,而平安银行截至去年年末净息差还能维持在2.53%。

回到资金面,尽管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还不算高,但分化已经非常明显,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都已经达到估值高位,动态市盈率、市净率都已经超过2015年高点。在南下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之际,招商银行港股也不断创出新高。但就在最近股价不断走出新高的时候,“聪明资金”北向资金减持了招商银行1000多万股A股股票。

资金转向背后,高位也开始频繁发生。社保基金最近通过减持5986.7万股中国银行H股超过1.59亿港元,宁波银行原始股东之一、资本大佬郑永刚旗下的杉杉股份清仓了宁波银行,第三大股东雅戈尔也在近期大幅减持,超过100亿元。

早在去年12月17日,大家人寿就卖出了1930多万股招商银行A股股票,持股数量降至12.32亿股。自从去年7月安邦重组为大家保险以来,大家保险陆续减持了中国建筑、万科A、欧亚集团、大商股份等股票,但对招商银行的减持还是第一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伟为化名)

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各有哪几种形式? 最少需要多少资金?

11月3日,马云被四大部门约谈的消息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经济领域对此猜测不断,随后第二日就传出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的消息,本应该在11月6日上市的蚂蚁集团为何在马云被约谈后就暂缓上市了,虽然马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他依旧是蚂蚁集团的实时控制人,外界猜测这件事肯定跟马云本人脱不了关系,那么马云近几天出什么事了,马云这段时间怎么了,马云为什么被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怎么了?下面大家和百思特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马云被四部门联合约谈

证监会网站消息显示,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随着蚂蚁集团上市,如何对金融科技巨头落实更有效的金融监管,引发了市场热议。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金融委会议表示,要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尊重国际共识和规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要监督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监管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要增强业务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者教育。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马云怎么了,为什么被约谈

那为何会在蚂蚁即将上市之际,约谈蚂蚁“三巨头”呢?要知道11月5日,蚂蚁将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

作为全宇宙最伟大的融资计划,蚂蚁集团上市堪称中国证券史上的一座“大字碑”,前无古人后不一定有来者。而马云又是这座“大字碑”的篆刻者,要想让蚂蚁集团和监管体系相互融洽,则监管层必须要沟通一下实控人马云。

既然如此,为何不在马云刚放完炮之后立刻对其进行约谈呢?

估计,监管层可能需要看看市场的各方反应,再加上蚂蚁即将接受各种机构的打新申购,不能影响这个创世纪事件,所以才决定在各方都申购并缴款之后,再对其进行监管约谈。

除此之外,由于此前外界都在传闻蚂蚁上市后,将诞生举世瞩目的造富现象,并且港股市场在“暗盘”交易中,已经出现溢价25%的交易情形。因此,为了防止蚂蚁上市被游资爆炒,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虹吸效应”,以及平抑老百姓心中“造富吸血”的不平衡心理,监管层才选择在“申购后上市前”这节骨眼约谈马云一伙人。

而在这节骨眼,既能有效进行约谈,又能防止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正可谓一举两得。要知道,前段时间银行股连跌好几天,就存在多重诡异情况。除了业绩波动致使机构抛售外,最主要的猜想之一就是,众多机构想在蚂蚁上市初期分一杯羹。

毕竟,上市即有几千亿流通市值的蚂蚁集团,足够支撑市场上任何资金的介入和炒作。这对于长期埋在银行股中不赚钱的大资金来说,算是百年不遇的“航母级”投机契机。

可见,监管层在这个时候约谈,真的是用心良苦啊。这样一来,蚂蚁集团上市被大资金爆炒可能性大大降低。据说,很多已中签的机构和投资者,正准备上市首日就抛售,以防止出现到嘴的肉跑了。

事实上,蚂蚁集团150多倍的发行市盈率本身就存在巨大泡沫。在如此巨大泡沫下,任何炒作都很难让这头大象再翻跟头。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最神秘最关键的问题,即监管约谈都谈了啥?

对此外界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也只是胡乱揣测一下。笔者猜测,可能谈到了立场问题,监管与创新问题,“后期招安”问题等。

众所周知,马云创造了蚂蚁集团,蚂蚁又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并且其虽为互联网企业,却几乎全靠金融业务盈利。而这种“四不像”的巨头,若不强加约束,则必然出现“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窘况。

这绝非监管层希望看到的,换句话说,任何形式的寡头垄断都是“帝国主义”(经济学名词)的外在表现。因此,监管层必须让马云摆正立场。

另外,对于监管与创新如何互不干扰、相互支持的问题,也可能是约谈的重点。毕竟这次约谈的起因就是,马云刚说的金融监管滞后,会抑制金融创新。

其实,对于监管与创新是否存在冲突或矛盾,笔者不是很懂。但笔者明白,中国的金融市场是法治的市场,监管部门从不打击任何形式的金融创新,但前提是必须合法合规。

任何形式的违法创新都是对法律的践踏,也是对依法治国思想的蔑视,这也是P2P逐渐走向消亡的主因所在。

最后,小编还大胆猜想了,蚂蚁未来接受“招安”的问题也是约谈的内容之一。不过,笔者所谓的招安,并非说政府要“窃取”蚂蚁的财富盛宴,而是要对蚂蚁进行科学的宏观指导,以防止其出现风险失控的局面。在蚂蚁上市的特殊关头,必须对其进行强力有效的宏观指导和约束。

谁都知道,金融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就等于掌握摇钱树。但数据不该通过无偿或窃取的形式获得。如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可以随意调用个人信息做金融业务,那他们都可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

可现实是,这些科技巨头在其国家和全世界使用个人信息,进行商业行为都受到严厉的管制。即使如此,今年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也都遭到了本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

调查人员认为,这些科技巨头掌握了“关键的商业和通讯枢纽,任何一家公司采取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可能深刻而持久地影响数亿人;他们拥有太多权力,并正在用这种权力消灭竞争、创意和创新。”

世界各国的监管经验都表明,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从来都是从严为佳,而不是放任自流,更不能任由互联网巨头凌驾于法律和监管之上。

同日,“花呗”、“借呗”被点名 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另外,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称,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再如“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

郭武平还表示,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目前缺乏明确规则和要求,出现了监管套利行为,与持牌金融机构形成不当竞争,最终难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些乱象的本质是将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数据,变成部分公司谋取自身利益、向消费者收取高额服务费的资本。所以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加值得高度关注。

11月4日蚂蚁集团A股双双暂缓上市

11月3日晚,上交所发布公告称,近日,发生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决定暂缓蚂蚁集团的上市。

随后,蚂蚁集团也发布了暂缓H股上市的公告,并表示:“本公司将尽快公布有关暂缓H股上市及退回申请股款的进一步详情。”

针对A股、H股暂缓上市一事,蚂蚁集团发表了《致投资者》一文,称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深表歉意,公司将按照两地交易所的相关规则,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有关发行上市的下一步进展我们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蚁集团IPO为何此时按下“暂停键”?

蚂蚁集团IPO为何在此时按下“暂停键”,业内观点认为,这或许与监管环境变化有关,特别是11月2日,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其中,关于联合贷,《办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四条细化的监管要求,行业普遍关注“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条监管指标。

另外,《办法》还规定,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

一位资深公募基金经理对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目前来看,影响比较大的重点落在联合贷款在政策落地的过渡期内,需要依靠资本金补充,而转为助贷业务,通过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做,对于业务量的增长弥补能有多大。其次,就是规则中提到的“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这个杀伤力可能也比较大,因为很多客户可能都无法提供收入证明,这个事要如何落地是个问题,这就有待后续监管是否调整,或者作出具体解释,蚂蚁集团目前肯定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的确,金融业务、贷款业务给蚂蚁集团创造了不少营收和利润。

据悉,蚂蚁集团的营收总共由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三大门类构成,2020年1~6月三大项占比分别为35.86%、63.39%和0.75%,由此可以发现,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是蚂蚁集团营收的主要来源。其中,微贷科技平台收入达285.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41%,可谓蚂蚁集团营收的“支柱”。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截至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

同时,报告期内,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的收入也迅速增长,成为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39%和87%,今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长59%。

曾在监管系统工作多年的互联网金融知名撰稿人、中国小微信贷机构业务创新合作联盟发起人嵇少峰表示,《办法》针对蚂蚁集团等金融科技巨头的网络小贷业务,是比较鲜明的,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在他看来,一些金融科技巨头所谓的科技助力,正是通过科技“变相绕开”了金融监管,“现在一下把它‘框住’了”。关于金融科技巨头提供信贷服务背后的支撑,嵇少峰则认为,“他们现在除了拥有网络小贷就是消金(即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但是消金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巨头们的未来,嵇少峰提出自己的观点,即牌照相关的金融业务与其科技业务,将面临分拆的可能。

的确,在暂缓上市消息出来之后,市场便有传闻称,蚂蚁集团后续可能会将花呗与借呗拆分出来,再重新进行估值,但目前贝壳财经记者并未求证到这一消息。

其实,早在2019年7月份,就有消息称,蚂蚁集团(当时称:蚂蚁金服)计划新成立一家公司以申请金融控股牌照,蚂蚁集团计划将持有的金融牌照相关业务划入新成立的子公司,蚂蚁集团母公司将保留金融云、风险管理等在内的金融科技业务,这其实也是将金融与科技业务做分离,但最终为何未能成形也不得而知。

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马云做错了什么?

马云被约谈是个大新闻。晚间一纸公告,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这事还得从10月24日,上海外滩40人金融峰会说起。正是在这次峰会上,退休后的马云捅了“马蜂窝”,而且还不止一个。

炮轰传统银行是“当铺思维”,嘲讽巴塞尔协议像个“老年人俱乐部”,抨击监管只会发文件扼杀创新,直言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压根就没有“系统”。而此时,正值蚂蚁金服上市前夜。

由其实际控制的蚂蚁A+H同时启动,将创下全球最大IPO,市值或达2万多亿。不仅可以稳坐中国首富之位,追赶世界首富也是指日可待。这个时候公然开炮四面树敌,得罪银行也就罢了,还直接站到了监管的对立面,到底是挟流量以令诸侯,还是钱多人傻开始膨胀了?

这可不是天猫年会的主场,也不是乌镇互联网大会的舞台,而是政府背景下的高规格的金融峰会。规格有多高?陈元、周小川、易纲以及四大行负责人等金融界大佬悉数在场。可以说,台下坐着的全是当今政商界的“超级大佬”。安排20分钟的发言,实际上也就是请来撑个场面,谁知道一向“政商”极高的杰克马竟然带着稿子一本正经“唱反调”。他是不知道后果,还是故意“引火烧身”?

果然,平地起惊雷。整个经济领域余震不断,除了震动,还有震惊,震怒。无数人在观望,在等待,政府及监管将以何种态度“接招”。毕竟,作为当今互联网金融的流量巨头,他的这番炮火杀伤力太大了。

很快,北风起,风向变。邹加怡、周小川、尚福林等经济领域举足轻重的大佬纷纷表态,直接或间接批评了马云的“系统”论。光明网、金融时报、证券时报等主流媒体也连续发声,驳斥马云危言耸听张冠李戴。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定下调子: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坚决维护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句话,金融监管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而是要怎么强化监管的问题。

你蚂蚁金服再大,也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

11月2日,重磅消息更是一个接一个!

中央深改委会、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密集出台针对性文件,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设置了天花板:

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网贷公司对自然人单户贷款余额原则上不超30万且不超个人收入1/3。

同时,中国国际经济副理事长黄奇帆也公开指出,支付宝的借呗、花呗钱从哪里来。先从银行贷款,再发ABS,30亿资本经过无限循环,可以放到100倍,搞到了3000亿的规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蚂蚁不用掏一分钱,靠借呗、花呗一年就能带来95亿的利润,说是白手套也不为过。而这95亿,几乎都是90后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贡献的。

问题是,你知道他在套利,他也知道他在套利,他也知道你知道他在套利,但他不仅一边在套利,还一边装作在拯救宇宙。没有这么多年监管的一路绿灯,睁只眼闭只眼,无论是阿里还是蚂蚁,能走到今天?所以,谁都可以骂银行骂监管,但唯独马云不可以。

11月2晚间,监管层终于放出大招: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集体约谈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史所未有,力度空前。

今日9时,致命的一击紧随而来。上交所发布公告:暂缓蚂蚁集团上市!一套组合拳,拳拳到肉,给蚂蚁直接戴上了“紧箍咒”。坊间多有议论,认为这与马云之前的过激言论有关。

到底有没有关?当然有!但要说完全是因为这个关系,也未必。监管有的放矢,马云也绝非无故放炮。他能走到今天,绝不是靠运气。他不可能不清楚台下坐的是谁,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炮有多大杀伤力,他更不会真的疯了。

要么一炮成仁,要么一炮成灰。他这么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怎么会信口开河,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唯一的可能就是,故意而为之!

作为全球最大的IPO,蚂蚁金服不仅掌握了金融全牌照,而且是互联网金融的流量霸主。上市后,更容易形成“赢家通吃”和“寡头垄断”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本质不是互联网,而是金融。不会因为有了科技内核就脱离了金融属性。而金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像蚂蚁这样的巨无霸已经了海量的用户,监管不可能不介入。更不可能 放任其由蚂蚁变“蚂蟥”。否则,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企业做大了,就具有了国家属性。基于此,在蚂蚁上市前夜,可能监管已经介入并发现了相关潜在风险,看到这类没有边界的金融套利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的巨大隐患。一旦监管收紧,这个好日子就到头了。

比如支付宝每年储备金就达到1万多亿的规模,躺着收利息就有几百亿。借呗、花呗“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可能也讲不下去。而这一切,马云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才有了他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剑走偏锋。试图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的身份,整个企业界以及互联网界,来影响监管政策走向。

蚂蚁拌大象,扮猪吃老虎。

果然,舆论大哗,支持者众。

但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国家金融监管的决心和意志。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灾。马云的话不是没道理,我们也相信马云是着眼未来就事论事,更愿意相信马先生是一个极负社会责任感并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但如此制造监管对立显然不合时宜,也不合身份。不受约束的资本,必然是一场灾难。

四部门联合约谈,无疑是个严重警告。而之后蚂蚁的官方表态,显然也透露出“马已今服”的意味。不要把时代的进步,当成收割韭菜的弯刀。千万别忘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再大的蚂蚁,也是蚂蚁!

蚂蚁集团后续还能上市吗?

显然,从字面意思来看,暂缓上市并不意味着终止上市,但这一举措无疑让蚂蚁集团后续的上市之路充满迷雾。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对目前情况的处置还有待于证监会的智慧,在暂缓上市过程中,如果蚂蚁集团能够很好地回答证监会的问题和关切,给监管层一个满意的答复,我相信,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依然会持续推进。

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则对记者表示,上交所要求蚂蚁集团进行风险说明,且要求对上市所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改变做出评估,完全合理合规,从保护股民,提示风险的出发点也应该暂缓,但暂缓不等于退出,此前就有相应例子,相信只要符合上交所条件,仍然有继续上市的可能。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暂缓,不是取消批文,也不是否决,所以上市是时间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在此次公告中谈到,近日发生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按照相关规则,这也就是说,蚂蚁集团的监管约谈和监管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其符合上市条件与否,如果上交所审核后认为其不符合上市条件,将出具意见并向证监会报告;如果审核后认为其符合上市条件,蚂蚁集团仍可上市。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中关村(000931,股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需要面对最重要的问题是,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一个主要依靠金融业务盈利的公司是否适合在科创板上市?我认为,尽管蚂蚁集团已经改名,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限制,其主要利润、收入都来自金融业务,应该认定为一家金融公司,这其实不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因此,即便要上市,也应该调整上市板块。

监管环境变化对蚂蚁集团估值影响几何?

毫无疑问,监管的重大变化会对蚂蚁集团的估值产生影响。但董希淼认为,蚂蚁集团一时半会上不了市,而且后续可能还要关注哪些板块上、哪些板块不上等问题,所以可能要全部重新估值,目前还无法判断对其估值影响有多大。

王蓬博也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估值还是要看基本盈利方式,如果本质依靠金融盈利,就应该适应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也有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若真的剥离花呗和借呗业务,蚂蚁集团估值将大幅缩水,“估计就剩几千亿了。”该人士说。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有何影响?

作为上市后有望一举超过贵州茅台(600519,股吧)居A股市值首位的蚂蚁集团自披露上市计划后就备受市场关注。

根据其此前公告,蚂蚁集团A股定价为68.8元/股,港股为80港元/股,公司总市值将达约2.1万亿元,而根据上市发行方案,蚂蚁集团此次A+H股的合计募资规模将约达2300亿元。

就在11月1日晚间,蚂蚁集团还公布了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中签号码共701696个,当时,不少网友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中签信息。另外,还有不少基金产品参与了蚂蚁集团的网下打新,且获得网下初步配售,其中不乏张坤、刘格崧、冯明远等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产品。

那么,此次蚂蚁集团暂缓A+H股上市,会给这些已经中签或已获得配售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呢?

的确,目前蚂蚁集团只是被暂缓上市,并未被撤销注册,有投行人士表示,蚂蚁集团可能需要重新估值和定价,如果重新定价,可以退差价,也可以重新发行,重新定价后投资者要重新选择是否购买。

董登新则表示:“目前情况确实有些尴尬,毕竟蚂蚁集团已经走完了整个IPO审核和注册流程,并且网下和网上的新股申购已经基本完成,就等着交款了,在这种情况下暂缓上市,应该是监管层遇到的首例,我认为蚂蚁集团的上市是非常具有标杆意义的,作为一家影响非常大的企业,相信监管层也会谨慎对待,妥善处理。”董登新表示。

根据贝壳财经记者的采访,业界及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关于蚂蚁集团后续上市的进程还有待观望,也有可能会面临重新估值、重新定价、重新发行的情况,目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因此,对投资者的影响有多大还无法估算。

但无论如何,暂缓上市本身已经对投资者造成影响,比如根据公告,网上投资者申购新股中签后,应根据公告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在2020年11月2日日终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也就是说股民的这笔资金已被蚂蚁集团打新占用,其实已经付出了“沉没成本”。

此外,此前还有不少“基民”在支付宝上购买了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从配置比例来看,单只战略配售基金可配置蚂蚁集团的比例为10%,目前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这部分的投资比例又该如何协调?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今日凌晨时分,易方达、中欧、华夏、鹏华以及汇添富基金都在财富号中做出了回应,均称因蚂蚁集团暂缓在A+H上市计划,本基金中原计划战略投资于蚂蚁集团上市的部分也相应暂缓,同时表示,目前基金均已成立,基金运作不受影响,贝壳财经记者也将持续关注后续动态。

怎么看待炒股的女人?

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各有哪几种形式? 最少需要多少资金?

我讲得俗点儿吧:

1.股票,现在常用的是去证券公司开个户(沪市一个,深市一个),领个证券公司的交易号,下载软件直接网上交易,也可以开通电话交易或去交易大厅交易,后两者一般是老股民及老年人才选择的方法.

股票最低一笔得买入100股,最低的手续费是5元,交易每笔收大约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手续费,再有印花税千分之三

卖出股票最低可以卖10股(有的证券公司也要求最低卖50股的)

股票现在每股最低的就是场内交易的封闭式基金,0.6元/股吧

几年前曾喊消灭5元以下的股票,近几年曾喊消灭20元以下的股票,都未果,但一般股价集中在20元/股上下,另有中国船舶\贵州茅台等几百元的高价股,后者也就几只而已

2.债券,看买卖方式,像场内交易的债券,有的最低1000元就可以,如现在卖的储蓄式三年期国债,代码我忘了,就是1000元起。但有些要求1万元起。银行柜台买卖的债券一般是1万元起。有的公司债要求100手,一手100股或10股不等

3.基金。分场外和场内基金。场外基金,即到基金公司交易就好,不需要办股东证,一般1000元起。定期投资的话,大多基金底限是200元-500元/月,少数基金也要求1000元/月

场内基金交易与买股票相同,最低100股,但不用交印花税,最低交易手续费5元。所以你买少了赚不回来5元手续费。

汇报完毕,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2023年沪深300公司名单(一览)

理性炒股的女性(以心理侥幸心理除外)具有以下优点:

1.有独立的理财观念,知道钱生钱,资产增值,利益最大化,增加睡后收入。

2.有独立的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股市深似海,需要不断学习进步,然后消化知识独立总结思考,转变为自己的能力。

3.有理性消费观念,股市就是考虑投入与产出,因此要不断积累本金,扩大收入,买东西一样会考虑值不值?价值如何?

4.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股市起起伏伏,尤其前期可能亏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加强。

5.有独立的经济观念,经济独立不依附任何人,把自己作为小股东,选择优质公司然后投资才会收益。

6.会引导孩子对金钱有正确的理解,对金钱有合理的规划,小钱正确管理也可以产生大的复利。

很多家庭都是女生管理家庭财政,并且管理的非常好,股市也一样,不管男生女生都是可以做的好的。我目前进入股市一年半时间,学到很多知识,并且感觉股市也是有挑战性的事情,越深入感觉越有意思,收益了也很有成就感,一生都是可以参与的项目。

我认为炒股的女人有一下特点:

1.有钱,钱那么多就不怕股市跌。

2.有胆量,胆量大,不怕亏损。

3.有头脑,有思维,肯专研股票。

4.有支配资金的权利。

我佩服这样的女人!

我就喜欢看股票,从2007年接触股市,帐户上有点小钱。

上班之余,也算个小爱好,虽然没亏钱,但也没挣钱。

开始也是奔这赚钱去的,谁不想动动手指头就挣到钱,了解后,你不亏钱就是赚钱了。

但是我觉的股市很有魔力,小买小卖,成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也是生活中的一点计托。

我很喜欢股市,感觉周六,日不开市,像少点什么似的。

只要有股市,我就不会消户。

股市飘红乐开花,挣的票子堆成山。哪日跌停心慌乱,割肉赔钱痛断肝。我的三姨家的大表妹,年纪青青,只有二十五岁,就只身股海了,胜负一副淡然的样子,堪为股市花木兰呀。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唏嘘不已!!!女强人一个!!

股市深似海,进入有风险。没有资金,没有时间,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可是,千万别玩股,千万不要炒股。总之言之,就是越急于致富,越急于发家,心急火燎的,以为今天买了个股,明天就来个涨停,从不跌停,全线飘红,一路高歌猛进,一本万利。那么,你不适合炒股。股票这个问题,没有几年的实战经验,没有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请你不要炒股。我的这个小表妹,人家有几百万流动资金,随时补仓,才会云淡风轻,谈笑风生,胜败轻轻一笑!不然,你赔光了家底,都快崩溃了!怎么会笑!她几年前看好了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以几十块的价格买进,以后,坐等涨停。然后,几百块了,卖出了,赚的口满舱满呀!从来没有割过肉。低点买进,高位抛出!

有敏锐的眼光,从来不选垃圾股。炒股,需要历练。炒股的女人,心里应该有一定的底线。必须得沉得住气。有大气场。有大将风度。不然,套牢了,就急忙割肉,吓得乱了阵脚。怎么能挣钱!没本难取利。小家庭过日子,没有余钱,还是不炒股吧!禁不起套牢呀!十年不解套!怎么能云淡风轻啊!!!

炒股的女人,我以前同一个办公室的姐姐,人己过花甲,但多年来一直在炒股的,炒得兄弟姐妹断了联系,亲生儿子搬了新家不告诉她新家在哪?炒得他多年的老领导天天追着她讨债……

这姐姐多年前就离异了,儿子给了男方,生活过得也还算过得去,特别是单位还分给她一套房,虽然只是个一居室,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三环,那也是价值不菲呀!那也是她唯一的住处,可几年前她不知受了哪个所谓的弟弟的怂恿,不顾兄弟姐妹的反对,瞒着马上要结婚的儿子,一然绝然地把那唯一一套房子卖了,当时好像卖了二三几百万,具体也不太清楚,反正全部投入股市了,说来她也真不走运,刚刚卖房不到半年,好像她那房子就已飙升了,可她入了股市以后却收益惨不忍睹……

她也是有苦说不出,也不敢和儿子说,一直瞒着,一直也盼着股市大涨,但事与愿违,因为孙女要上幼儿园,儿子想把户口移到她家,眼看瞒不住了,才不得不告诉儿子,房子已经卖了好几年,都放到股市了,之所以一直还住在那里,是她租下了这房子,每月给人交房钱。儿子一听就气炸了,要告那个让他妈妈卖房炒股的人,那个人连夜出发从浙江还是江苏赶到北京,经过协商可能还了几十万,儿子至此对她心灰意冷,本来因为孙女刚刚有点缓和的母子关系一夜之间跌破零点,儿子不久搬家了却没告诉她就家的地址,从此基本断了联系,偶尔电话联系一下知道她还活着就得了。

她卖房时多少人劝都不听,结果现在只能租个房子,小的很,格局也不好,有同事去过说冬冷夏热,一般人住不了,就这当年还46OO元一个月呢……

至于她怎么忽悠了她多年前的老科长,也投了不少钱去炒股就不得而知了,只看见有一段时间,总来找她,见面嘀嘀咕咕不知说什么,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也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以后就很少见那人来找她了。

好好的日子,她身体也还不错,又有每月三四千退休金,加上返聘挣的钱,本可以安度晚年,没事出去玩玩,儿子有需要时帮忙看看孙女,偏偏好日子不好好过,总想着炒股挣大钱,买别墅,买豪车,结果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众叛亲离的,她的老年生活堪忧,晚景凄凉总感觉……

奉劝各位谨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害羞][害羞][可爱][可爱]

我是2010年接触股票的,开始小打小闹,没有赚到钱,也没有赔钱,每天看着亏看着涨,就跟平常穿衣吃饭一样,平时也定投基金到一定数目就卖出买股票,发了工资就转到股市,也不乱花钱了,虽没赚到钱但攒下钱了。我没有其他业余爱好,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没事就看看 财经 新闻,看看股市评论,追追剧逛逛网店,从开始的想盘,恨不得周六周日都开盘,到现在的有空就看看,没空就不管它,赚钱了想卖就卖,赔钱了就放在那,炒股已成了常态化,不太会因为涨跌而影响自己的心情了,我真是[呲牙][呲牙][呲牙]有点厉害了[可爱][可爱][可爱][害羞]

我算是挣了套房子,但炒股有些累,赚了钱还要受气,很不爽!

以前我短线(短线盯盘太累人)大半年盈利是我工作年收入的两倍,结果遇到跌,老公承受不起,发生了争执,公婆也给我施压,非要我卖股票,如果他们不管我,后面的反弹我直接翻我先前盈利的三倍。

还有次我全仓一百多万的股票,压在一只看好的股票上,准备放两三年,盈利50%走人。结果老公承受不起,翻来覆去念叨我,我搞得冒火就微利走人了,结果这股票一年半后,接连涨停板,确实涨到了我心里的目标价位,能想象当时我的无语吗?老公自己也说,我在那么多股票里就选一只,这只还不打我的脸。但又如何?有他拖后腿,还不是等于零。

也就是说每次我赚一笔客观盈利后,我随后的操作都会遭受老公的抵制,而每次抵制的结果都证明他错了,不干扰我炒股的保证书都写过,可又如何,他依旧。后来,我烦了,就不炒股了,他拿去炒,随意!

他去操作我也给了他建议,他按照我叮嘱的来就没问题,可他不听,他小心谨慎,怕亏,心理承受能力差,只能微利走人,是不可能像我那么40%、50%盈利的,就那样吧!反正他那种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不想炒了,赚了钱还要受气。何必呢!?

另外,还有房子,我盈利觉得合适了出来要买房,想买第四套时他非要买别墅,我去 投资别墅!?我疯了,别墅要换成钱时,好脱手么?我看好的盘,他就不乐意,就嚷嚷要别墅,我冒火房子也不买了。

炒股的女人怎么看?在我看来炒股盈利的女人算是有偏财的女人吧!老公工作收入远高于我,但炒股的眼光和心态不如我。

炒股对于爱冒险的女人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投资!股市上赚到钱的女人,大多是理性,好学,沉稳的,她们是目标明确的智慧女人!

闲着没事干才炒股,儿子上大学,一人在家无聊。炒股操心的事多,学都学不完的新东西,感觉日子充实许多,再也不用考虑生活给我带来的麻烦,比如渣男小三私生子们都远去了[呲牙][呲牙]。看股市的起起伏伏也是一种乐趣吧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

2023年沪深300公司名单(一览)

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五粮液、伊利股份、恒瑞医药、海康威视、招商银行、万科a、上汽集团、工商银行、建设行等等。这些股票都是价值投资的典范,下面小编带来沪深300公司名单,希望大家喜欢。

沪深300公司名单

沪深300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布的指数,覆盖了沪深两市的300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涵盖了各个行业,包括金融、能源、制造业、科技等。其中,金融行业是沪深300中最大的行业,占据了指数的近四分之一。其次是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分别占据了指数的约20%和15%。科技行业也在不断崛起,占据了指数的10%左右。

沪深300中的公司都是市值较大、业绩较好的企业,是中国股市的重要代表。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这些公司的投资,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同时,沪深300也是中国股市的重要风向标,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投资者和经济观察者来说,沪深300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沪深300中的公司是中国股市的重要代表,涵盖了各个行业,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沪深300指数基金等方式,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

每经AI快讯,根据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此前的安排,已对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多个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上述调整已于6月11日收盘后正式生效。从多个指数新纳入样本股所属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等行业股票新纳入样本股数量居前,权重提升较大。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龙头

目前沪深300指数权重股仍以金融地产股为主,第一大权重股仍为中国平安,,权重为4%,中国中车,是唯一一只非金融地产行业的十大权重股;

软件点击沪深300可以看到300只个股点击流通盘前30只个股应该都算权重股吧

沪深300十大权重股是指哪些

1、中国石油23.20%二、工商银行7.93%三、中国石化6.32%四、中国人寿5.12%五、中国银行4.80%六、中国神华4.20%七、中国平安2.24%八、招商银行1.89%九、交通银行1.51%十、中国铝业1.34%综合海外市场股指期货推出时的经验,我们发现统一规律:股市在股指期货上市前涨,上市后跌,但股市长期运行趋势不变,权重股在推出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2,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机构对权重股提高配置造成的。股指期货上市前,由于机构需要通过权重股而取得股指期货“话语权”,通常在推出前市场出现抢筹行情,标的指数的权重股被机构提高配置比例,从而推高权重股的上涨,反过来权重股上涨又指数上涨,使得推出前指数上涨。而推出后,指数此时往往处于相对高位,利于做空,通过做空指标股反手做空指数,造成指数下跌。

3,股指期货时间表———权重股行情的催化剂。一旦中国推出股指期货时间表,为了争夺股指期货的“话语权”,机构一定会提高对权重股的配置比例,权重股的收益率将会超越同期指数。早在2006年10月,中金所发布股指期货仿真交易通知,此消息了机构投资者,机构调高对沪深300指数权重股的配置比例,在权重股上涨带动下,沪深300指数涨幅巨大。很明显可以看到,沪深300的表现一度不如中小板指数。但是“五一”假期后情势逆转,很明显是由于市场追捧指数权重股而放弃中小型股票。虽然股指期货迟迟未能推出,但是2006年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我们建议对沪深300权重股进行重点

A股目前十大权重股及其权重比

一、中国石油23.20%二、工商银行7.93%三、中国石化6.32%四、中国人寿5.12%五、中国银行4.80%六、中国神华4.20%七、中国平安2.24%八、招商银行1.89%九、交通银行1.51%十、中国铝业1.34%

沪深300权重股排名

权重股就是总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总数占股票市场股票总数的比重很大,权重就很大,权重股的涨跌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很大。那沪深300的权重股包括

上证指数的权重股主要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铝业等。

深圳权重股主要有:万科A,鞍钢股份,五粮液,苏宁电器,太钢不锈,深发展A,云南铜业,华侨城A,中集集团,西山煤电等。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

有关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呢?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五粮液、伊利股份、恒瑞医药、海康威视、招商银行、万科a、上汽集团、工商银行、建设行等等。这些股票都是价值投资的典范,下面小编带来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

每经AI快讯,根据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此前的安排,已对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多个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上述调整已于6月11日收盘后正式生效。从多个指数新纳入样本股所属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等行业股票新纳入样本股数量居前,权重提升较大。

沪深300股票十大权重股有哪些龙头

目前沪深300指数权重股仍以金融地产股为主,第一大权重股仍为中国平安,,权重为4%,中国中车,是唯一一只非金融地产行业的十大权重股;

软件点击沪深300可以看到300只个股点击流通盘前30只个股应该都算权重股吧

沪深300十大权重股是指哪些

1、中国石油23.20%二、工商银行7.93%三、中国石化6.32%四、中国人寿5.12%五、中国银行4.80%六、中国神华4.20%七、中国平安2.24%八、招商银行1.89%九、交通银行1.51%十、中国铝业1.34%综合海外市场股指期货推出时的经验,我们发现统一规律:股市在股指期货上市前涨,上市后跌,但股市长期运行趋势不变,权重股在推出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2,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机构对权重股提高配置造成的。股指期货上市前,由于机构需要通过权重股而取得股指期货“话语权”,通常在推出前市场出现抢筹行情,标的指数的权重股被机构提高配置比例,从而推高权重股的上涨,反过来权重股上涨又指数上涨,使得推出前指数上涨。而推出后,指数此时往往处于相对高位,利于做空,通过做空指标股反手做空指数,造成指数下跌。

3,股指期货时间表———权重股行情的催化剂。一旦中国推出股指期货时间表,为了争夺股指期货的“话语权”,机构一定会提高对权重股的配置比例,权重股的收益率将会超越同期指数。早在2006年10月,中金所发布股指期货仿真交易通知,此消息了机构投资者,机构调高对沪深300指数权重股的配置比例,在权重股上涨带动下,沪深300指数涨幅巨大。很明显可以看到,沪深300的表现一度不如中小板指数。但是“五一”假期后情势逆转,很明显是由于市场追捧指数权重股而放弃中小型股票。虽然股指期货迟迟未能推出,但是2006年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我们建议对沪深300权重股进行重点

A股目前十大权重股及其权重比

一、中国石油23.20%二、工商银行7.93%三、中国石化6.32%四、中国人寿5.12%五、中国银行4.80%六、中国神华4.20%七、中国平安2.24%八、招商银行1.89%九、交通银行1.51%十、中国铝业1.34%

沪深300权重股排名

权重股就是总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总数占股票市场股票总数的比重很大,权重就很大,权重股的涨跌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很大。那沪深300的权重股包括

上证指数的权重股主要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铝业等。

深圳权重股主要有:万科A,鞍钢股份,五粮液,苏宁电器,太钢不锈,深发展A,云南铜业,华侨城A,中集集团,西山煤电等。

沪深300公司名单

沪深300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布的指数,覆盖了沪深两市的300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涵盖了各个行业,包括金融、能源、制造业、科技等。其中,金融行业是沪深300中最大的行业,占据了指数的近四分之一。其次是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分别占据了指数的约20%和15%。科技行业也在不断崛起,占据了指数的10%左右。

沪深300中的公司都是市值较大、业绩较好的企业,是中国股市的重要代表。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这些公司的投资,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同时,沪深300也是中国股市的重要风向标,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投资者和经济观察者来说,沪深300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沪深300中的公司是中国股市的重要代表,涵盖了各个行业,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沪深300指数基金等方式,获得长期的资本增值。

文章标签: # 银行 # 蚂蚁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