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日本关岛地震_日本关岛地震历史
tamoadmin 2024-06-25 人已围观
简介1.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2.世界地震的分布3.日本关岛面积?4.硫磺岛位于什么板块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是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带上,这些地带上自古以来就有地震不断发生的记载,我们把这些地带称之为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带与新构造运动带基本相吻合,所以地震的产生和不断活动与一定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其活动规律如下:(一)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图7-49)1.环太平洋地震带 主要沿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分布。该
1.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
2.世界地震的分布
3.日本关岛面积?
4.硫磺岛位于什么板块
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是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带上,这些地带上自古以来就有地震不断发生的记载,我们把这些地带称之为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带与新构造运动带基本相吻合,所以地震的产生和不断活动与一定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其活动规律如下:
(一)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图7-49)
1.环太平洋地震带 主要沿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分布。该带围绕太平洋的西、北、东诸岸,从南美洲最南端起,沿南北美洲西海岸和加勒比海岛弧、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列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群岛、伊里安岛到新西兰。其地震活动极为强烈,震中集中于沿岸的狭长地带,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震带。这条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图7-49 全球地震带分布图
2.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该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跨欧亚非三洲,仅次于环太平洋带,但带状特性更为明显。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有少量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洋中脊地震带 主要分布在全球洋中脊的轴部。包括大西洋洋脊、印度洋洋脊、太平洋洋隆及北冰洋洋脊。主要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地震活动与前两个带相比要微弱得多。
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部分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大裂谷地震带、红海-亚丁湾-死海裂谷地震带等。
(二)我国地震活动带分布
我国临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的交接地区,地震频繁。加上境内有诸多活动断裂带的分布,故地震活动甚强,但地震分布也具有规律性(图7-50)。主要有: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华北地震带;横贯中国的南北向地震带;西藏-滇西地震带等。
图7-50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据国家地震局资料编,2004)
小结
认识物质,实质上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在地质科学中,地壳运动是海陆变迁、岩石变形、变位和矿产形成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特征,特别是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同时,掌握一些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
地壳是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之中。地壳运动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机械运动,它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由于地壳的运动,促使地壳的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它是地壳发展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它时而缓慢、时而激烈,但除了地震以外,人们几乎难以察觉,所以地壳运动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地壳的运动,使岩层受到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从而产生地壳中岩层的各种构造形态,如岩层的弯曲和断裂、海陆变迁、地壳隆起和拗陷等,即形成了各类地质构造,所以地壳运动又常称为构造运动。研究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壳运动及其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对探索地壳的演化规律和解决实际生产工作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岩层在应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和变位。岩层倾斜,其产状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岩层变形的主要类型为褶皱和断裂。褶皱的基本类型可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是岩层中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滑动的断裂,主要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节理是规模小、位移量小的小断裂,以张节理、剪节理为主。掌握各类的基本特征和野外识别方法,是地质工作者的基本功。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表现。构造地震是由岩石突然破裂和地球内部物质相变引起的震动,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都属于此类型。地震的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划分的;地震的烈度是根据地面的破坏程度划分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 印度尼西亚构造带集中了世界上95%以上的地震,我国受全球两大地震带影响,因而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板块构造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地学革命。它将岩石圈划分为若干板块,在板块的增生与消亡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地质作用。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较圆满地解决了地震的分布、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分布与特点、山脉的成因及矿产的分布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重点应放在构造运动概述和构造运动的证据上,以及地壳运动留下的形迹--地质构造的特征上,特别是野外对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地壳运动的概念和研究地壳运动的意义。
2.确定地壳运动的标志有哪些?
3.地层接触关系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如何表示产状三要素?
5.在野外如何确定岩层的正常与倒转?
6.什么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有何特征?
7.褶皱的要素有哪些?
8.褶皱按形态可分哪几类?试用略图表示。
9.何谓向斜、背斜?野外如何判定向斜与背斜?
10.何谓复向斜与复背斜、隔档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
11.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举例说明。
12.节理与断层有何区别?
13.在野外如何区别张节理、剪节理?
14.何谓共轭节理?
15.何谓断层?断层包括哪些要素?
16.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各具哪些特征?
17.正断层、逆断层的组合类型有哪些?
18.在野外根据哪些标志判定断层的存在?
19.何谓地震?如何确定地震的强度?
20.为什么在我国的台湾、云南、西藏和新疆等省区有强震、大震频繁发生?
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
在世界历史上,那次地震最大?至今尚无定论。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发生过许多次大地震:究竟那次地震最大?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评定的标准不一致,认识也很不统一。科学家公认最大地震为 8.9级。但那次地震可定为 8.9级呢?众说纷云。有人认为 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级达到 8.9级。还有人认为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尔一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中发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级达到8.9级。也有人认为1933年 3月 3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发生的地震最大,震级是8.9级。但也有不同的观点。1933年日本三陆地震,日本人自己推算只有 8.5级。1906年厄瓜多尔一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中那次地震,一般也只定为8.6级。1960年智利那次大地震,也有人定为8.5级或8.75级,甚至还有人定为 8.3级,列为一般大地震的。
值得指出,1960年智利大地震前后,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7级以上大地震至少发生了5次,其中3次达到或超过8级。如果把整个地震过程统一起来看,智利大地震规模之大,释放能量之多,堪称罕见的特大地震。
世界地震的分布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如构造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及板块内部断裂破碎的地带,特别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接触地带。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基本沿着南、北美洲西海岸,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至我国台湾和菲律宾群岛,一直到新西兰。具体是: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列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20世纪末以来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尤为活跃。
(二)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穿过中亚细亚,到喜马拉雅山地区,经我国横断山脉,缅甸,直抵印度尼西亚西部,又称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全长20000多千米。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
(三)洋脊地震带
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洋中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
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等。
日本关岛面积?
地震主要发生在岩石圈构造活动带,现代全球地震的分布受板块构造活动边界的控制,有规律地主要集中在三个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图14-9)。
图14-9 世界地震震中的分布
(据美国环境科学事业局和太平洋沿岸及大地测量所,1969)
1.环太平洋地震带
该带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岛(福克兰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群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这一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是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因此,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特大地震。
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这是一条横跨欧亚非三洲、近东西向展布的地震带,全长2万多千米。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是由印度板块插入到欧亚板块之下产生的。该带是大陆古板块构造研究的重要地区,集中了世界上15%的地震。由于是大陆古板块构造引起的,因此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但其影响范围较宽,分布也不均匀。
3.洋脊地震带
该带分布在全球各大洋的洋脊区和海中隆区,均为浅源地震,数量较少,震级一般也较小。
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
硫磺岛位于什么板块
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岛屿,在北纬13°26′、东经144°43′。面积541平方公里。人口15.8万(2002年),夏莫罗人占绝大多数。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8—9月有台风。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面的兰兰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1565年起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美西战争后为美国所占。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美国重行占领。是美国在西太平洋重要海空军基地,西岸的阿普拉人工港为海军补给基地;北部有安德逊空军基地。产椰子、稻米和蔬菜等。有炼油、啤酒和纺织厂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名 称 关岛(Guam),位于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是通向密克罗尼西亚(西太平洋诸岛总称)的门户,为美国海外属地。
面 积 541平方公里。
人 口 15.8万人(2002年)。其中查莫罗人(为西班牙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菲律宾人的混血后裔)约占43%,其余主要为菲律宾人和来自美国大陆的移民,还有密克罗尼西亚人、关岛土著人及亚裔等。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查莫罗语及日语。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996年,曾有2000多名库尔德难民被暂安置到该岛。
首 府 阿加尼亚(Agana),人口1400人(2000年)。
简 况 位于中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南端,赤道以北13.48度,夏威夷以西5300公里处。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6℃。年降雨量2000毫米。常有地震。
1521年麦哲伦在环球旅行时抵达关岛。1565年被西班牙人占领。欧洲人在此大肆迫害当地土著(密克罗尼西亚人),使土著人口从1521年的10万多人锐减至1741年的5000多人。1898年美西战争后被割让给美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被美军夺回后成为主要海空军基地,归美海军部管辖。1950年美国通过《关岛组织法》,宣布关岛为美“未合并领土”,赋予关岛地方政府自治权力,归美国内政部管辖。关岛居民有美国公民权,但不能在全美选举中投票。1976年的一项公民投票支持关岛维持与美国密切联系的地位,目前关岛正与美国政府就关岛获得美国联邦领土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要求美国军方将军事用地归还民用。1994年,美军将3200英亩土地归还民用,1995年又将位于中央位置的布里菲尔德空军基地交还民用。
军 事 美重要军事基地。1996年9月,美军飞机从该岛起飞对伊拉克南部进行空袭。美军在关岛的军事用地约27000英亩(包括已归还民用的部分),约占关岛陆地总面积的20%。关岛的安德逊空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空军基地。美海军在阿加尼亚设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潜艇基地。美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在岛上有驻军。1996年,岛上有美国空军人员2100人,海军人员4600人。2000年8月28日,五角大楼证实已于月初从本土调防60多枚AGM-86型空射巡航导弹至关岛,这是美国首次在其大陆以外部署这种先进导弹。美海军也开始就在关岛部署攻击核潜艇进行研究。
硫磺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处。
硫磺岛东侧就是全球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中部,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下俯冲,抬升了硫磺岛所在的板块边缘。硫磺岛由火山喷发造成的硫磺而得此名,硫磺岛位于偏西的太平洋岛,面积约二十平方千米。
又在东京以南一千零八十千米,距离南边的关岛一千一百三十千米,是东京和塞班岛的中间。硫磺岛在日本管辖区内,行政区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村(小笠原村为日本最南和最东的村子。面积约一百零四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两千四百人。
为什么硫磺岛面积的增大对日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硫磺岛由于地形原因,是无法建造港口的,因此进入硫磺岛基本上只能通过飞机,不过硫磺岛虽然面积增大了,但资源却并没有多少,现在硫磺岛虽然面积有24平方公里,但人口却只有1200人左右。并且交通不便,所以硫磺岛的面积增大并不能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
相反,小笠原群岛的不断喷发,在导致硫磺岛不断抬升的同时,还让硫磺岛附近地壳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出现一些地形的变化。
但是日本不一样,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越来越频繁也就意味着日本发生地震的概率越来越大,甚至在未来还有可能会让日本“沉没”。